转载自:中国家具协会
“一减”,就是在水泥用量上做减法;“一加”,就是在科学消纳工业固废上做加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建材行业推进碳达峰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方案》的发布,对指导建材行业科学有序碳达峰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工作方向,对建材行业如期实现碳达峰,并在碳达峰过程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夯实产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量控制是基础 再生替代是关键 绿色创新是动力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是支撑中国建造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也是构建现代文明城乡的重要材料。我国是全球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一大生产与消费国家,亦是建材行业二氧化碳主要排放产品水泥的重要承接消纳产业群。因此,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在建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是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
《实施方案》结合建材行业的实际,提出了5类15项重点任务。
一是强化总量控制。引导低效产能退出,防范过剩产能新增,完善水泥错峰生产。二是推动原料替代。逐步减少碳酸盐用量,加快提升固废利用水平,推动建材产品减量化使用。三是转换用能结构。加大替代燃料利用,加快清洁绿色能源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四是加快技术创新。加快研发重大关键低碳技术,加快推广节能降碳技术装备,以数字化转型促进行业节能降碳。五是推进绿色制造。构建高效清洁生产体系,构建绿色建材产品体系,加快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
学习《实施方案》,我们可以感到方向明确、路径清晰。
减量就是减碳 减量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少生产二是少使用
水泥行业碳排放量占建材碳排放量的83%,是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的减排重点。因此推动水泥产品减量化使用是碳达峰的应有之义。
在我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发展“低碳混凝土”,水泥减量势在必行。数年来的实践也证明,只要我们改变观念,注重把好砂石骨料的质量关,同时用好大掺量粉煤灰、矿渣、石粉等工业固废,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低碳混凝土”获得长足地发展,实现根据使用要求进行产品配制和生产,降低传统胶凝材料的使用量。
发展“低碳混凝土",首先需要放大视野通观全局。特别要强调的是,要充分认识发展“低碳混凝土”的重要意义,要把对发展“低碳混凝土”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提高到关系全球人类生存环境的高度。吴中伟先生早在上世纪末就提出要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GHPC ),要少用水泥熟料,多用掺合料。他还说:应该在应用技术方面来一次大突破,发展 GHPC 是当前有效的途径。用大量工业废渣作为活性细掺料代替大量熟料,多可达60%~80%,在 GHPC 中不是熟料水泥,而是磨细矿渣和粉煤灰、硅灰等,或它们的复合,成为胶凝材料的主要组分。环顾全球,欧洲是混凝土技术和工艺的发源地,欧洲的水泥品种很多,其中包括多种掺有少量混合材的硅酸盐水泥,还有几种掺有多量混合材的水泥。例如,火山灰水泥里火山灰的含量大可以到55%;矿渣水泥更加突出,Ⅰ 型矿渣水泥矿渣含量在35%-65%,Ⅱ型矿渣水泥矿渣含量在65%-80%。据国内混凝土专家介绍,北美开发的高性能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可以做到每立方混凝土用水泥150千克,粉煤灰200千克和用水量低至130千克以下配制。“低碳混凝土”的技术路径中至少有以下特征:应用级配和粒形良好的砂石骨料减小空隙率,同时采用大摻量矿物摻合料以及品质良好的外加剂,以获得低水泥用量、低用水量的混凝土配制与应用效果。发展低碳混凝土,就是要善用资源,少用水泥熟料,对环境友好,促可持续发展。
利废亦是减碳 混凝土拥有骨料与掺和料两个利废维度
多年的实践表明,混凝土是我国消纳工业固废与建筑垃圾的重要产业之一。据业内资深专家介绍,当前,混凝土中用量多的强度等级为C30~C40。以每立方米混凝土大约掺入100千克~150千克的粉煤灰、矿渣粉等辅助胶凝材料估算,仅以粉体材料形式消纳的固废大约为3亿~4亿吨。正是以固废的粉体材料和外加剂技术为支撑,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整体呈逐步降低的态势。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0年前后,我国C30等级的预拌混凝土平均水泥用量大概在每立方米290千克。近几年,这个数据降到约每立方米240千克,有的地方甚至接近每立方米200千克。从混凝土理论和实践来看,目前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仍有下降的空间,这取决于砂石骨料质量的提升和骨料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同时也有赖于固废粉体材料加工和应用水平的提升。
目前,我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骨干企业经过多年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积累,已构建起完善的绿色制造体系。从掺和料和机制砂骨料等多个维度将粉煤灰、矿渣、钢渣、建筑垃圾等工业或建筑废弃物凝聚成合格的建筑部品或产品。我国预拌混凝土产业在消纳固体废弃物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十三五”以来,我国每年都将二十余亿吨水泥、一百多亿吨砂石骨料、近十亿吨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凝聚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输送至市场的终端。肩负着碳达峰的历史使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低碳之路依然任重道远。